威廉玛丽学院(College of William & Mary,WM),学校类型为研究型大学, 适合体育迷, 公立学校。在2023年USNews大学综合排名第41,WM国际学生占比为7.47%,大学提供各种类型的奖学金,录取学生中获奖比率约为23.4%。
WM实施的是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科目。对于学生来说,同一门课程有不同难度的分类,所以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前拿到部分学分。同时大学也具备更好的未来发展空间。首先,WM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环境,并且崇尚自由、平等。学校更是为海外生提供很多多元化交流的平台,更好的扩展学生的视野。这样的多元化的教育背景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其次,海外生要独自面对生活和学业上的各种困难,隐形中更是一种磨练。最重要的是,高质量的教学提高了毕业文凭的含金量,在工作招聘中卓显优势。
2023年 威廉玛丽学院(WM) 最新排名信息数据:
USNews美国综合排名: No.41(SAT录取均分:1320)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 No.41 (国际生比例:7.47%)
QS世界排名: No.801-1000(预估年薪中值:$71,805美元/年)
2023年 威廉玛丽学院(WM) USNews专业排名整理:
教育学类排名: No.76(GRE均分:156,在读人数:265人);
工程学类排名: No.N/A(GRE均分:N/A,在读人数:N/A人);
商学类排名: No.47(GMAT均分:618,在读人数:202人);
医学类排名: No.N/A(MCAT均分:N/A,在读人数:N/A人)
法学类排名: No.N/A(LSAT均分:N/A,在读人数:N/A人)
威廉玛丽学院申请提示:在这个申请人数保持增长的情况下,凡是排名不错的项目,每年收到的申请数目都不会低,大学有的热门学系依然是逐年递增的趋势。威廉玛丽学院录取的大权在系里,具体点说是由系里几个老师组成的招生录取委员会,尽管最终要上报graduate school批准,但是录取过程基本就是这几个老师说了算的。
因为这个原因对于具体的申请方案以及选校定位,建议做好充分的前期工作,如果身边有可利用的校方信息资源,尽可能的利用上。如果对自己选校定位有疑问,又或者缺乏有效的信息来源,欢迎咨询学您留学,专注美国高端留学申请,众多海外名校导师资源,从规划定位到申请服务,助您实现低分高录!
本科研究生,理性处理2023年大学排名:
首先是不要忽视大学的专业排名。每个学校都有他自己的王牌专业,但是也有比较一般的专业。建议大家不要因为这所学校是top30,就一股脑的要申请,要考察你要申请的专业是否是他们学校比较王牌的专业,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可能专业排名会比大学排名更值得信任。因为大部分小伙伴们对USNews排名是最熟悉的,那么我们就主要说一下这个排名。
其实U.SNews排名一般同学都会将本科排名与研究生排名均作为参考排名,即使是研究生院的申请,还是会参考本科排名。但是其实本科排名参考作用也不是很大,因为本科水平和研究生院的水平可能不完全等同,有些学校本科水平很高,但是研究生院水平就一般;恰恰相反还有些学校本科虽然一般,但是研究生院的水平很不错。
不可成为选校阻碍的因素:
学费对于留学生每一个家庭的决策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不要让他决定了你的美国高校选校。PHD申请许多学校提供助学金和奖学金的学生,所以表面上的全额学费,最终需要父母支付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此外,了解同学是选择的前提,大学是获得事业成功的起点,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学习与不同背景的人工作,参考录取的各个国家的学生的百分比都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我们比以往更为重要的生活和学习的经历和文化不同的人。还有就是许多人只考虑排名高的学校,而忽视了地理位置。考虑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就业的风险(毕竟相当多研究型大学都在偏僻的小镇)。记住你所有的高等教育应该服务于你未来的工作。
以就业导向的选校策略:
在申请学校的时候,选校环节要考虑到一些影响就业的因素。相比而言美国前100名的大学几乎都是不错的学校,有些学校在排名上相差几名以至几十名,理论上在教学质量上没有很悬殊的差距。巨多排名稍低的学校在一些专业的当届毕业生就业率甚至远远高于排名高的学校。很多学校纵然排名高,但是位置比较偏远,当地从业机会少。你寻找实习和工作机会大多要跑极远的路,给面试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对就业比较不利的因素。美国的学生并不像中国学生那样随时翻开排名册作为参考。
事实上,跟美国人聊起美国某些大学的名字,他们基本不明白这些学校的排名位置。但是他们心目中有一些认可度高的好学校,就算是并没排在前50。比如一位小伙伴们回国后说,每次寻找实习机会的时候,用人单位知道他是XX大学的学生,就非常乐于跟他谈。与其死死揪住排名不放,倒不如好好考查一下有哪个学校在自己要申请的学校就业率高。
学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在选校的时候,地理位置也是需要参考的,由于一大部分留学的同学,都会倾向于毕业后直接在美国工作。而美国企业招聘时,会更倾向于当地的大学。对于那些地理位置比较远,哪怕极有名气的大学,他们可能也不会选择去校招。并且其实美国企业招聘时,还会倾向于本地大学,毕竟美国招聘市场有“就近原则”的主流,本地的企业的员工大部分全是本地大学的学生。
校友理论上是社会上一种还算亲密的关系,此时本地大学的优势就比较明显了,招聘者可能更偏爱母校的师弟师妹。假如你的大学处于纽约、洛杉矶这种大城市,就业机会会比小城市更多。毕竟大企业很多时候都会选择繁华城市作为办公地点。在繁华地区的大学,不光在就业方面有一些优势,在日常生活方面也有一定的优势。小城市的娱乐设施、交通方面或许不会特别完善,但是生活成本很低。大城市比较繁华,各种各类基础设施都很完善,但是相对而言生活成本也会提升,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要全面考虑。
相比而言,美国的学校的学校规模真的是各有不同。在两所学校在排名和专业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建议学生和家长去看一眼学校的学生数量和师生比例。人数多的学校即使资源也会相对多样,但体验感反而不一定好。不少学校的大一大二基础课程是几百个人一起上课,老师上了课就走,或直接派在修读PHD生来教课,学生互相也不认识,相当于听了讲座就走;
而规模小的大学(比如文理学院或注重 liberal arts的学校)正常都会保证所有课程都是教授授课,班级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以至有不少达到15人以内的小班课,老师认识每一位同学,学生有机会得到一对一的指导,师生关系也会更加紧密。当然人数多的大学也有自己的优势,大型的学校、海外生多的学校,人多,有关经验多,提供的服务更好,活动也更有多样性。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