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格斯大学全球排名第几

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简称“RU”) ,大学类型为研究型大学, 适合体育迷, 公立学校。大学2023年录取率为57.38%,RU拥有顶尖的教师团队,老师和学生的比例是1:10.05,大

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 New Brunswick,简称“RU”),大学类型为研究型大学, 适合体育迷, 公立学校。大学2023年录取率为57.38%,RU拥有顶尖的教师团队,老师和学生的比例是1:10.05,大学提供各种类型的奖学金,录取学生中获奖比率约为10.20%。

事实上RU就教育本身的话,大学的优势是值得铁定的,学校历史上出现过挺多知名的科学家与学者。本科教育体系是非常领先的,本科的教育体系宗旨在于帮助一个人成为一个具有理性思辨能力的健全的人。

至于科研,那属于教授的个人旨趣。学校当然会支持教授的研究工作,但绝不可以再因为科研而损害教学的利益。在教学方式上,采取小班教学模式。小班教学是大学保证本科教学素质的核心手段。况且,越是重视本科教育的大学越强调小班教学的重要性。


2023年 罗格斯大学(RU) 世界大学排名数据整理:

USNews美国大学综排: No.55 (2023年)

USNews全球大学排名: No.143

QS全球排名: No.267

泰晤士世界排名: No.201–250

大学国际生比例:16.85%;

大学本科人数:36,517人;

学生毕业率:78.25%;

大学ACT录取平均分:32分;

大学录取率:57.96%;

拿奖后学费:$43,556 美元/年;

职业早期薪水:$64,933 美元/年

罗格斯大学入学标准说明:从今年我们拿到的新生名单当中也正反映了罗格斯大学在有的项目招人的时候,真的是阅读了所有人的申请材料,确实是仔细考虑了整体背景,而不是简单的用硬指标进行淘汰。请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有的项目”,也就是说还是会有不少的项目是用硬指标划线卡分的境况。大学具体有哪一个项目不卡硬件/分数线,特难统计,大多也只是内部流传的消息,系里公开的admission FAQ 内容,也可能跟事实有出入。

你选择申请的项目,可能会未必像这样不卡分;今年低分仍旧还获得录取的人,也许会有其余闪亮的优势;明年这个系是否提高标准,也特难预测,还看具体的录取人数和竞争环境了,要是对大学具体项目的卡分境况有疑问,欢迎咨询学您留学,专注美国高端留学申请服务,常青藤满贯申请团队,海外导师PS与申请指导,真实提升竞争力,实现低分高录。


大学声望影响力与2023年排名的关系:

对于本科的童鞋来说,在选校上往往都很多人容易有一个误区,选校的时候非要拿排名十分靠近的学校来对比高下,总觉得排名高一点点学校的差距都会比想想的大比较多,我认为如果在这个问题纠结就真的挺浪费时间。实际上你只要调看最这几年的USNEWS的综合排行榜数据,很容易就能看出了,学校在上下5名以至于10名的排名范围内浮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有一些时候也只是排名规则的来回调整,或者数据小范围的变动,相对而言排名数据对大学的影响力远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如果为了这么小的区间挑剔那很可能会进坑。一般来说,选择的学校倘若是在排名靠前的范围内其实不管是在师资、设备、校园、声誉等方面都是普遍比较强的,更不要说排名差个几名的差距了。如若申请硕博更多的参考是参考专排了,道理也是一样的,而对于申读博士的同学而言,更多的就是看研究方向和教授以及奖学金了,排名就更没有这么中的参考意义了。

标化刷分成绩确定申请目标:

重点是你所学的专业基础课和理论基础课的成绩,专业相关的主修科目成绩是最核心的,也是教授最为看重的。至于一些马列之类的学科成绩并不是那么重要,当然。美国研究生院确定你是工科还是理科,你是否符合他们的课目要求,并不是根据你的学位专业名称和你的总体GPA,而是你所学的具体学科。另外,标准考分成绩(托福、GRE、GMAT等)这些都需要考虑,即使大部分学校并没有硬性实力规定,但一般学校会至少提供一个已录取学生的平均成绩,该在校平均成绩是录取时的一个参考标准。

一般来说,考分成绩只要过某个线就可以了。如托福,90分以上基本上就可以了,100以上必然足够了,没有任何必要重考。


以就业导向的选校策略:

在申请学校的时候,选校环节要考虑到一些影响就业的因素。理论上美国前100名的大学全都是挺不错的学校,有些学校在排名上相差几名乃至是几十名,相对而言在学术质量上没有很悬殊的差距。超级多排名稍低的学校在一些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甚至是远远高于排名高的学校。很多学校即使排名高,但是位置比较偏远,当地择业机会少。你寻找实习工作和工作机会大多都要跑比较远的路,给面试带来挺大的困难,造成对就业比较不利的因素。美国的学生并不像中国学生那样随时翻开排名册作为参考。

事实上,跟美国人讲到美国某些大学的名字,他们基本不懂这些学校的排名位置。但是他们心目中有的认可度高的好学校,就算并没排在前50。比如一位童鞋回国后说,每次寻找内部实习机会的时候,用人单位知道他是XX大学的学生,就非常乐于跟他谈。与其死死揪住排名不放,倒不如好好观察一下哪个学校在自己要申请的学校就业率高。

选校看校园活动与气候情形:

美国有很多大学地处偏僻如康奈尔和密歇根,没有车基本只能在校园里活动,而有些在在大城市内的大学生活即使方便,但房租通常也会高上不少,也可以说是各有优劣,主要还是看自己的想法,是想多出去见识一下国外风情,还是在多在象牙塔里钻研学术。基本可以不用考虑,这里房间都有暖气的,东部冬季办公室穿衬衫也很正常,公车/地铁也有暖气,自己开车那就不用要考虑路上了,甚至羽绒服选择也很多很暖和,唯一可能下雪的时候路上不太方便,好在扫雪也极快。

在考虑住宿的时候一定仔细请教下当地的学生或学生组织当地安全情况如何,美国各个地方安全差距极大,有个能隔一条街治安情形就大不一样,特别是在城市中时,所以如果害怕安全问题,尽可能还是找那些治安管理好的地方的大学,租房时也要问清所在地是否安全。

理论上,北美的大学的学校规模真的是各有不同。在两所学校在排名和专业都差不多的境况下,建议学生和家长去瞧一眼学校的学生数量和师生比例。人数多的学校虽说资源也会相对多样,但体验感反而不一定好。不少学校的大一大二基础课程是几百个人一起课堂,老师上了课就走,又或者直接派在攻读PHD生来教课,学生互相也不认识,大概等同于听了讲座就走;

而规模小的大学(比如文理学院又或者注重 liberal arts的学校)往往会保证所有课程基本都是教授授课,班级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乃至是有很多达到15人以内的小班课,老师认识每一位同学,学生有机会得到一对一的指导,师生关系也会更加的紧密。当然人数多的大学也有自己的优势,大型的学校、国外留学生多的学校,人多,经历多,提供的服务更好,活动也更有多样性。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取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