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随着美国各大学院校不断的送出RDOffer,2018年申请季已近尾声!这一号称“最惨烈申请季”,无论何处出了“哈耶普”,哪个地方出了“长春藤”,四海八荒的留学机构争着发喜报,大街小巷奔走相告!
零零总总的出国机构天天都在滚动播出难以辨别的榜单!朋友圈、家长朋友群、微信群各种牛蛙满天飞,各类Offer晒晒晒,各种各样家长朋友喜极而泣!而看榜单的家长们都是咽着口水,啧啧赞赏!
留学行业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每一年度都会冒出一些小菜鸟同学家长。可留学顾问组老师出国机构就是一个营利的商业主体,任何人都不是做公益的,为了争夺优质生源,绞尽脑汁的用学生Offer做文章,想一想亦可理解。但咨询机构发榜单的“技巧”,借你十双慧眼,同学家长们大概都看不是很懂!今天学您留学小编就要和小伙伴们谈谈出国机构榜单后面的“玄机”!
牛娃效应,一人多发
所有的咨询机构都用这招,同一个学生得到多所学校的录取时,出国机构会把这学生的Offer都分次发出来,发榜时会隐去这一学生具体资信,出国机构解释为:通常是为了保护学生隐私。所以看榜的家长朋友觉得这一咨询机构很厉害,学生能得这多大名校Offer!这是出国机构最常见的方式,哪个留学机构还没有几个牛娃?留学中介也会最注意这类牛娃学生,TA们可以拿到最好老师配备和时间。一个牛娃会申请15—20所大学高校,含括了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发榜单的时候,就这个牛娃就会获取5—8枚大牛校Offer,倘诺一个留学中介有5个这样学生,你就会看到这一咨询机构几乎美国前30名的大学都有榜单出现。所谓:春天种下一枚牛娃,夏天收获大名校无数!
本研混发
有的出国机构是既做Master申请,也做本科申请。美国高中、本科和研究生三者录取标准和规则都有差异,且本科申请竟争也最为激列,申请难度最大,研究生申请更加容易些。比如,哈佛Ed院,国际生的录取比率是22%;而本科的录取率只有5%;其他大名校对于中国国内学生也是这比例;所以有的留学中介就会将研究生的Offer和本科录取的榜单,一起晒,误会视听!
强调个体,忽略大数据
美国学校录取,虽然招生考官有一些任性,但还是有其规律可循。学校GPA—在校成绩,标化考试TOEFL、SAT或ACT、SAT2?AP;课外相干活动以及英语文书,RL等缺一不可;美国学校的录取,每年都有官方的统计数据,例如Columbia2017申请季数据:
这个数据说明2017年申请季,哥大最低SAT学生分数是1410,中国国内学生的录取数据考试成绩要远远高于美国学生。90%的学生录取,都要基于这些数据范围内,但经常也有招生考官任性和打盹的时候,出现低成绩高录小概率情况。因此出国机构在晒榜单时,却忽视大数据,时常会拿小概率个案讲故事:“SAT1450,逆袭进入哥大”看到该类的文章,学生家长们呵呵,就好啦!
只发成功案例
留学中介发榜时,不是很会将TA们这一申请季全部学生Offer都发上来,多半选择USNews排名60名以前。这些大学申请结果不是很好的学生Offer,一般不发。这时,这些学生作为分母均没有资格了!于是这样的数据就出来了:某咨询机构40%学生录取到前30名大学,70%录取赴美前50名大学高校;
你是我盘们里的一齐菜
正如开头说的,不论什么地方出了“普哈耶麻斯”,何方出了“常青藤”四海八荒都争着发喜报!要是一个学生来自国内国际高校,所在院校发一次,咨询老师留学中介发一次,语言培训咨询机构发一次,整体活动竟赛辅助咨询机构发一次,呵呵呵,这一社会真正应当感谢海外留学生爸妈,一个出国留学生得养活多少留学中介!得创造多少GDP!到了美国,还必须要平衡多少中美贸易顺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