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伯克利简介_美国大学_申请_排名_费用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Berkeley), 学校类型为研究型大学, 适合体育迷, 公立学校。2023年Usnews排名第20名,Berkeley国际学生占比23.96%,在被成功录取额学生中,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Berkeley),学校类型为研究型大学, 适合体育迷, 公立学校。2023年Usnews排名第20名,Berkeley国际学生占比23.96%,在被成功录取额学生中,获得大学奖学金人数比率约为11.80%。

Berkeley实施的是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选择科目。对于学生来讲,同一门科目有不同难度的分类,所以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早点拿到部分学分。同时大学也具备更好的未来发展空间。首先,Berkeley本身就是一个文化多元化的环境,并且崇尚自由、平等。学校更是为海外学生提供特多多元化交流的平台,更好的扩展学生的视野。这样的多元化的教育背景更实用的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另外,海外学生要独立面对生活和学业上的各种各类困难,隐形中更是一种磨练。最关键的是,高质量的教学提高了毕业文凭的含金量,在工作招聘中卓显优势。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eley) 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数据:

USNews全美大学综合排名: No.20 (2023年)

USNews全球排名: No.20

QS世界排名: No.27 ( 上年度QS世界排名: No.30 )

泰晤士世界排名: No.8

CWUR世界大学排名: No.12

大学师生比:1:18.57;

总体毕业率:91.27%;

大学SAT录取中值:1310分;

本科录取率:17.52%;

奖学金获得比率:11.80%;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eley) 2023年大学排名汇总:

USNews全美大学综合排名: No.20(本科毕业率:91.27%)

USNews世界排名: No.20 (国际生比例:23.96%)

USNews本科最具价值排名: No.182(本科毕业率:91.27%)

2023年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Berkeley) USNews专业排名信息数据:

商学排名: No.8(GMAT录取中值:726,在读学生:638人);

工程学排名: No.3(GRE录取中值:168,在读学生:2,760人);

教育学排名: No.21(GRE录取中值:165,在读学生:274人);

医学排名: N/A(MCAT录取中值:N/A,在读学生:N/A)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招生特点介绍:招生委员会在决定录取阶段是最为重要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多数学院招生采取的是投票制度,只有绝大多数招生主任都认为申请应该被录取,才算过关;也有很多项目,只要有一个录取委员会的老师赞成,就可以了,这样也可以节约其他的人的时间。如果涉及到Fellowship奖金等形式的助研奖学金分配,或是招生人数少的项目录取,最后拿到的offer又或是AD,通常都是获得offer委员会所有成员看过并且都同意才被录取的,有时候以至于经过反复讨论之后,才把助研奖学金名额确定下来。

有一部分老师权利是很大、地位是比较高,但是走录取委员会的过场还是不可缺少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申请的时候除了对申请项目竞争环境的关注以外,对学校的热点项目以及奖学金项目的招生流程,也需要提早的了解,若是对具体项目的申请还有疑问,欢迎咨询学您留学,不少海外名校导师助力,真实校方招生渠道信息,针对不同申请项目与招生标准精准定制申请规划,靠谱提高申请成功率。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转专业申请注意事项:

对于转专业申请最为需要好的硬件条件,向学校证明自己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这将是未来转专业学习的重要保障。跨专业申请首先要保证项目要求的先修课。同时,尽可能还是补充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及项目,假设受这个项目选课范围所限,可以考虑一些在线学科,当然也是需要拿到学分,而且要达到学校规定的具体module要求的。假设能够参与到学术领域内相关的项目中去,对于申请是极有帮助的。

除这之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跨专业申请是有难度的,但也并非完全不太可能。还有一种办法,你可以试着入学以后再申请转专业,在这边大学转专业是比国内相对容易极多。这其实是一个好一点的心得,但是也不得保证是一定能成功,而且也要付出特别多的努力,同时学两个专业的学科是极其累的,需要合理的调整好自己的时间规划。

申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对科研方面的要求:

在申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时,本科学生的科研经历,也是一个可以和有工作经历的申请者区分开来的加分背景。各种各类研究所或学校内的科目相关研究论文都可以作为科研经历用于申请。在此之外,特多大学会提供海外交流的合作项目,学生不仅可以开拓眼界,赶早的适应国外教学环境和教学心得,若是拿到好的成绩,也能从侧面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海外交流也会有机会可以获得国外学校教授的RL推荐信,在申请的时候也比较有含金量。在课外活动中体现出来的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抗压能力也是后续英语文书中的有用素材。

如何准备申请文书(个人陈述):

在英文文书方面,开始制作文书之前务必阅读大量同专业的前辈们的真实PS范例。一切能在CV中写的东西都不可以写进PS(诸如在校平均分,所获奖项,参与的活动和项目,发表Paper等等)。PS是展示这些量化的客观要素之外的个人个性化陈述。诸如求学动机、自身的性格特点如何适合此专业、职业生涯的规划等等。

如果硬件条件一般的宝子们,不建议写天花乱坠天马行空的炫技版PS,写点诚恳实在的东西看上去更有效一点,毕竟教授希望了解的是你真正的学术方面实力与背景以及申请人对专业的热爱程度。

如何成功申请到奖学金(scholarship):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招生大体流程分第一轮和第二轮,第一轮是决定是否录取,第二轮主要审核学术助学金申请。正常来说,第一轮主要看硬件条件,如平均分、TOEFL、GRE、CV、个人陈述(PS或目的陈述),RL推荐信、获奖状况、实习或工作有关经验;而第二轮着力看实验室工作或学术经验和Paper发表情况,这部分更多的会是项目所在系的导师组成的招生委员会来负责。

可以看出来,做有含金量的实验和论文稿件,获得研究成果才是获得学术助学金名额的关键。实验室相关经验主要也是参看申请人在专业课程里面的实验占多大比重,有多少小时的实验操作学习。而论文稿件方面,只要有不少技术含量,不论是在什么类型的刊物发表,都是极有一定帮助的。

此外,关于录取以后的入学名额问题。当决定好自己选择就研学的项目以后,就要去学校的网站上确认入学并提交入学定金。在这之后,学校才会正式为你预留一个学籍位置,在此刻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想要确认入学,学生需要登录自己在这所学校的申请账户,然后在线确认入学。也有些学校会将纸质的确是认表放在了录取材料里,和Offer一同寄给了学生。那就需要学生填好确认表签好字后,再寄回学校即可。

有一些需要提醒小伙伴们,在收到学校录取以后,学校注册学生账户,开通学生自己的邮箱。通常来讲,在录取后又或者确认入学后,学生就可以在学校的教学系统中注册一个学生账户,获得一个ID用户名,并设置密码。这个学生账户和之前的申请账户不同,可以用来处理学生在学校内的各项需求,比如选课,选房,交学费等等。这和国内大学是一样的。这个账户名密码一定记住了,到学校以后随时都会用到的。


学长分享Berkeley就读体验:

入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之前也听很多人说这边学校科研学术氛围特别浓,但从我自己观察来看,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接触到的小伙伴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两拨:一波是以科研为己任的有志青年,这里包括一大部分的PhD和极少部分的本科生,他们对此项目的热情与天赋让我毫不怀疑地相信这波人是会引领未来人类科技进步的行业精英;

另一波则是和我一样的普普通通的平常学生,他们或就因为机缘巧合,或家庭背景,又或许是自己个人的奋斗,得以相聚在校园里。他们大多对专业热情平常,他们大多想找个好工作回馈父母家人,他们得益于大学这个平台的帮助也因为这个原因对这个平台是感恩的,在学术上可能不会有这么坚持,但是会在行业里做一些自己看重的事情。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边对科研感兴趣的宝子,首先是要利用还学院里各种各类小规模的Seminar,这些几乎全是为特定兴趣的同学设定的,基本所有的系里比较热门的方向都能找到好几个,主体一般也是跟专业理论相关联的。若想做Paper,就可以和导师多交流并参与相关的Seminar,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就可以开始做论文了。如想要跟着导师做课题的话,一般暑假和寒假几乎都是最好的时机,这样的话绝大多数时间都要跟导师一起做课题了。

对于想读Phd的同学来讲,就因为毕业要求比较特殊,最少要完成两个Project,然后需要GBO,大致相当于开题吧。另外想毕业的话需要找8个Professor组成Committee Member,然后通过口头考试才能成为Phd Candidate。如果不认识教授的话就相对较难了,所以跟导师关系好的话,可以让导师介绍人给你,假如之前参加了特多Seminar的话,这个环节就问题不大了。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课目设置上还是比较灵活的吧,以我们专业为例,刚开始的课程以此项目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攻略为出发点,感觉基本都是由浅入深的那种,只要语言关过了,后期学起来相对比较好适应吧,每个科目之间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学起来不会觉得枯燥。我们班里人数有三十多个同学,院里的师资感觉还是挺强的,导师大体上都带得过来,这一点比很多学校还是好一些吧。

不过尽可能的不要混了,就是因为不管之后是就业还是继续进修,专业科目成绩都会是一各重要的衡量标准,所有在课程上一点也不敢松懈,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是最核心的。另外,在课堂上期间也要尽量扩充自己的科研相关领域的人脉吧,这些在之后的发展上都会起到大作用的。

就是因为我平时几乎都是待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主校区这边,所以一般中饭都会在其他宿舍吃。我们一共有四个宿舍餐厅,还有一个给犹太人刻意开设的餐厅,即使有点远,但味道还是还挺好的。如果不想在学校里吃,也可以到学校门口的那条街上吃。就因为很多宝子不住在学校宿舍里,也没有meal plan,基本上就得自己解决伙食。这种情形下一般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参加eating club,还有一种是co-op,就是几个人轮流烧饭或者一起烧饭吃,另外是independent,就是自己烧饭或者出去吃。学校里的伙食费还挺高的,所以自己解决伙食可能还划算一些。

最后想聊一聊就业的问题,我当时是没有怎么使用就业方面的资源,但是我有看到学院老师会经常给我们转发相关的就业信息、招聘信息,很多还是挺给力的。我享受到的实习项目资源相比较多,有刻意老师负责帮我们的忙,学生可以自己联系,联系到的实习只要director说OK都可以算,鉴于director人极好,所以应该绝大多数都没问题的。学院老师会有一个list,上面有之前每位学生实习过的组织,我们可以瞧一眼有哪一个感兴趣,然后自己联系,老师也可以帮忙联系和写推荐信RL。

如果自己实在找不到,老师可以帮忙找,假如还是找不到,老师会在校内找一份实习经验让我们做,结论就是,不必要担心实习,一定有些。实习工作资源很多时候就可以转换成就业资源了,就因为我们不少校友就是先在一个地方做实习经验,表现好,然后就留下来了,学院的话大体上属于能提供的帮助都会尽量提供。校友资源还是蛮不错的,我的学校邮箱经常都会收到老师转发的校友发过来的招聘信息又或许是实习工作信息。自己主动点,不要怕丢脸,总可以联系上校友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