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简称“UW”),学校在读学生人数为47,850人,其中本科学生人数为36,944人,2023年Usnews排名第55名,UW师生比10.94,有很多的教授在所在的领域有突出的表现。大学新生保持率约为93.72%。
学校基本信息:
大学名称: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华盛顿大学)
学校类型:研究型大学, 适合体育迷, 公立学校
所在城市:Seattle, WA
官网地址:www.washington.edu
USNews综合排名:第55名(2023年)
USNews全球排名:第6名(2023年)
QS世界大学排名:第80名(2023年)
在读人数:47,850人
师生比例:10.94:1
大学毕业率:82.31%
硕士/博士招生数据:
招生录取率:45.49%
奖学金占比:11.90%
官网GPA要求:3.0+(实际录取均分:3.5+)
官网托福要求:90+(实际录取均分:105)
硕士、博士招生数据:
大学录取率:45.49%
国际生占比:18.81%:1
大学本科招生信息:
GPA录取线:3.0+
托福录取线:90+
SAT录取线:1450
ACT录取线:32
助学金要求:UW研究生阶段有各种各类供国际生申请的Scholarship项目,大学主要对申请的综合条件做审核,从硬条件到个人背景以及专业匹配度各方面进行筛选,要求申请人具备完整的申请规划,独具特色的综合实力,对整体申请规划的制订以及个人文书写作润色等多方都有极高的要求。
如果对Scholarship申请感兴趣的学友欢迎咨询学您留学,学您留学作为美国本土留学机构,专注美国高端留学申请,借助海外数百位顶尖名校导师助力申请,在奖学金项目和博士申请方面真实提高学员成功率。从2023年UW公布的Scholarship申请录取数据来看,最终获得助学金人数的比列约为11.90%。
学您学员分享华大就读体验:
首先一点,华盛顿大学的学术气氛还是比较浓厚的。每一层楼里都有一部分公共空间,配有沙发和白板,讨论气氛特浓厚。而组里也很鼓励这种讨论和交流,大致学友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难都会拿出来分享,所以组里同学们间互相合作的论文稿件很多。科研机构当然少不了学术研讨会,而最让人喜欢的一点就是大部分学术研讨会都附带一个social event,大家听完讲座都出来吃点心,又或者宅实验室不听讲座算好时间出来吃点心,小伙伴们交换八卦,牛人们交换研究心得。
校园带有一种历经岁月沉淀的浓重的学术气息,除了随处课件的学术成果展览以外,校园就像一个科技历史博物馆,随处可见陈列在橱窗里的年代久远的实验仪器又或者陈年的研究手稿。这种研究氛围又是有传递性和吸引力的,每周都会有团体或机构借这块宝地开研讨会。而作为学生,可以特别容易地混进去并参与在这当中,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和不同的人交流。这种学术气息也不会让人产生“书呆子”的联想,专注的气氛中也可感受到活跃。你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学生创业的项目和分享会,创业小团队拉人的广告,又或者更直接的码农招聘。
华盛顿大学科研环境可以分好几种,比如硬件、管理制度、资金情况、社会风气等等。硬件方面,国内和这边已经没多大区别,甚至国内有些大组的硬件条件已经远超这边。管理方面,实验室管理在安全方面比较注重,大多数的操作都要培训,上下班制度也比较严格,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实验的推进完全没有国内快。资金情况,国家基金,社会上的公司基金都特别足,尤其是对于风险投资比较关注科研界的新进展,但凡有点苗头的研究,风险投资就会上门,所以这边科研界的创办公司非常多。
再说社会风气,是因为经费充足,自由探索的风气比较盛行。所以,科研的方向五花八门,也相比较容易产出原创的研究成果。科研界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博士毕业以后,不能再从事和原老板相同的研究,否则特别难拿到教职。
我们系里有好几个宿舍,有的是两年制的,有不少是四年制的。学校大一规定必需住宿,宿舍是随机分配的。有的宿舍建筑挺有特色的,但有的里面可能比较旧,但设施还是极全的。也有些宿舍很modern,里面的设施非常新。我路感比较差,刚到学校的时候要走半小时才能从宿舍走到主校区,但是现在我早上大概几分钟内就能跑到上专业课的地方了,不过有空的时候还是会慢慢走。
正是因为后来我发觉路上的这段时间走走还是挺舒服的,可以欣赏华盛顿大学校园里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想想心事或者看看电子信,当成给自己的一段放松的时间。我们宿舍实际上是一个楼群,我正好又分到了最差的一栋楼的一楼,外表比较丑,里面也比较小,听说下大雨还有可能会淹掉,不过往好了想就是以后一定会住得比现在好一些。
因为我平日基本全是待在华盛顿大学的主校区这边,所以一般中饭都会在其他宿舍吃。我们一共有四个宿舍餐厅,还有一个给犹太人专门开建的餐厅,尽管有点远,但味道还是挺不错的。假如不想在学校里吃,也可以到学校门口的那条街上吃。是因为很多同学不住在学校宿舍里,也没有meal plan,大致就得自己解决伙食。这种形势下一般有三种选择,一种是参加eating club,还有一种是co-op,就是几个人轮流烧饭或者一起烧饭吃,再者是independent,就是自己烧饭又或者出去吃。学校里的伙食费还挺高的,所以自己解决伙食可能还划算一些。
最后想说一下就业的问题,我当时是没有怎么使用就业方面的资源,但是我有看到学院老师会经常给我们转发相关的就业信息、招聘信息,极多还是挺给力的。我享受到的专业实习资源相比较多,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帮我们的忙,学生可以自己联系,联系到的实习项目只要director说OK都可以算,鉴于director人特别好,所以应该绝大多数都没问题的。学院老师会有一个list,上面有之前所有学生实习项目过的组织,我们可以瞧一瞧有哪一个感兴趣,然后自己联系,老师也可以帮忙联系和写推荐信。
假如自己实在找不到,老师可以帮忙找,假设还是找不到,老师会在校内找一份实习经验让我们做,结论就是,不用担心实习项目,必定会有些。实习资源极多时候就可以转换成就业资源了,是因为我们不少校友就是先在一个地方做实习经验,表现好,然后就留下来了,学院的话基本上属于能提供的帮助都会尽可能还是提供。校友资源还是还行的,我的学校邮箱经常都会收到老师转发的校友发过来的招聘信息又或许是实习信息。自己主动点,不得怕丢脸,总是可以联系上校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