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简称ND,大学类型是私立, 教会学校, 研究型大学, 适合体育迷。在2023年USNews大学综合排名第18,ND国际学生占比为13.83%,大学提供各种类型的奖学金,录取学生中获奖比率约为46.60%。
圣母大学(ND)研究生入学条件:
(1)学术要求:大学毕业,拥有认证大学的学士学位,研究生在校GPA要求是根据各个项目不同,一般录取到3.6+以上的分数(官网要求:3.5+);
(2)语言要求:可提供托福又或者IELTS分数。雅思考试成绩要求偏高,TOEFL成绩一般能录到105分(官网要求:100+);
(3)标化考试:研究生入学要求根据学院和专业不同,通常情况下GRE分数录取到320分左右,商学院录取GMAT成绩录到650分左右;
(4)其余的材料:完成并提交申请表、留学文书、成绩单、学历证书等。
关于套磁:对于圣母大学一般专业的申请来讲,但是对一些热点学系或者TA奖学金申请,就因为ND各个学院的每年提供的助学金名额是非常有限的,特别针对于博士申请,竞争十分激烈。如何能从诸多优秀申请人中脱颖而出,争取到宝贵的招收名额,套磁就显得尤为重要。真正有用的套磁,从前期申请人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从查校、查专业、查教授动态,到对ND教授近期发表的论文稿件和具体研究方向等等,是一个极大工程。
对套磁有疑问的同学欢迎咨询学您留学,作为美国本土留学机构,拥有数百名北美区域顶尖名校导师助力申请,拥有海量教授数据与业界中渠道信息,帮助学员精准选校专业套磁,提高奖学金项目与博士申请成功率。
尽早的了解圣母大学项目竞争环境:
圣母大学每年招收新生的名额除了个别项目,绝大部分项目都比较稳定,其中一小半是招收本科学生,也有差不多一半是研究生、博士以上研究人员,研究生部分的国际留学生占比每年都较高。
在此以外,Fellowship人数整体偏少,占总体比重也不大,全奖奖学金名额分布在大学各个院系,具体要根据导师每年手里的Scholarship名额来确定,主要看项目的需要了,也并不是每年固定名额的,如若只想申请Scholarship的话,最好在申请前先联系学校,询问一下导师Scholarship名额有没有,也就是所谓的套磁吧,如若有一部分话再继续下面的申请工作,没有些话就不需要再继续追问了,这个跟申请人的条件就没有关系了。
圣母大学对课外活动的要求:
圣母大学的挺多热点项目,在考量基本录取要求以外,还会参考申请人在读书期间是否参与了学校的课外活动,例如:论文稿、科研、义工工作、学生团体俱乐部等课外活动。正是这个原因,了解申请的项目具体需要什么类型的人,自己是否真恰好是项目需要的人才类型。
除这以外,各个项目对课外活动的侧重也有所不同,在准备做课外活动时尽量的找此专业相关的活动来做,选择适合你的活动也比较有意义。倘若有一个挺好的社区活动、社会调研相关经历又或许是强势、丰富得多工作经历,还可以增加竞争TA奖学金的优势。
申请对专业实习经历方面的要求:
特别多项目对工作相关经历的要求并不严格,圣母大学在这种情况的态度基本就是 Helpful but not required for admission。不过从录取的结果而言,专业实习单位的声誉,工作是否相关以及时长,对于申请中是否能够脱颖而出,特别针对热点专业的申请的的确确有着一定的影响。理由也不难理解:有一部分工作相关经历的申请者愈加的有自信,知道自己是否对这个行业中有热情,竟然专业实习与工作经历可以在上学和同学们分享,对于职业导向性的选修课来讲的话,提早的具有职业经历和素养无疑会增加将来成功的砝码。
这也可以看得出来,什么样的实习工作是比较高能的。假设是一个小公司的实习背景,并且不是相关的实习工作,既不要确定你对这个行业里的热情,又无法和学生党们分享。有用的专业实习是应该是一件国际知名的公司,并且是专业相关的工作,这样你的分享对于其他的童鞋而言才是有价值的,同时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展示。
如何成功申请到TA奖学金(scholarship):
圣母大学的招生大体流程分第一轮和第二轮,第一轮是决定是否录取,第二轮主要审核助研奖学金申请。通常来讲,第一轮主要看硬件条件,如在校GPA、TOEFL、GRE、CV、个人陈述PS(PS或PS/SOP),留学推荐信、获奖处境、实习工作或工作相关经验;而第二轮着力看实验室工作或科研经历和学术报告发表境况,这部分更多的会是项目所在系的导师组成的招生委员会来负责。
可以看出来,做有含金量的实验和Paper,获得研究成果才是获得Scholarship名额的关键。实验室经历主要也是参看申请人在专业课目里面的实验占多大比重,有多少小时的实验操作学习。而Paper方面,只要有一部分技术含量,无论在什么类型的刊物发表,基本都是特有点帮助的。
除这之外,对已经被录取的宝子们给一些必要的忠告。圣母大学是比较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一般入学后需要至少付出听课时间两倍的时间进行课外自习。学校要求每一位同学每个学期至少修读12个学分,也就是每周12个课时,加听课外的自习时间,所有学生每周至少要付出36个小时在学习上。但是这边的学习生活并不仅仅学习,还有课外活动、社交活动、旅游、日常琐事等等,怎样合理安排好时间就是中国学生面对的第一个挑战。
必需制定好计划,分清主次,根据教授开学第一周给的教学大纲(Syllabus)来规划自己每个月、每一周、每一天的行程。是因为教学大纲上不但是会有老师每一周的教学内容和小测考试安排,还会有成绩比例构成,可以帮助宝子们在做时间表的时候更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