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WISC),本科生在读人数为35,895人,全校在读人数为40,640人,2023年本科录取率为54.55%,WISC国际学生占比为14.08%,在被成功录取额学生中,获得大学奖学金人数比率约为15.80%。
WISC不光是一个文化熔炉,同时也是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人群最集中的地方。每年大学招收的新生有接近14.08%是留学生。“多样化”是大学特别注重的一项因素,在这里,可以接触到极为丰富多彩的生活,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大概会你的大学的食堂就提供不同国家的美食。这里是学术和文化交流的天堂,这儿离政治特别远。这个优势是单一文化、非移民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毕竟,同学们遍天下也是一种资源。
2023年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WISC) 世界大学排名最新信息:
USNews美国综合排名: No.38 (2023年)
USNews世界排名: No.63
QS世界大学排名: No.83 ( 去年QS世界排名: No.65 )
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 No.81
大学国际生占比:14.92%;
大学本科学生:35,424人;
新生保有率:95.12%;
大学SAT录取均分:1280分;
学校录取率:53.53%;
获奖学金后学费:$31,272 美元/年;
毕业生中期薪水:$111,455 美元/年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招生提示: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招生委员会的初选阶段还是比较粗略的,其目的不是用几个分数线来录取,而是淘汰掉背景过差的申请人。过了这一步的申请人数仍旧还远多于最后能拿到录取的人数。然后到了某个时间,招生委员会就要正式开始处理申请,分配老师来阅读材料,进行第二步筛选。据我们了解,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审核过程有不少是单票否定制,比如5个老师每人分配1/5的申请,然后迅速看一看,若是一个老师决定某人的申请给rejection,那就这样处理。
有一些项目是多票否定,你的申请会被多个老师审理,只有一大部分老师认为你应该被拒绝你才会最终被据;也有些学院是默剧类型,除非系里某个老师提名要求给你录取并且录取委员会也同意,否则不管是你什么背景,最后几乎都是很有可能收拒信的,若是对申请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学您留学,我们在给客户做申请的时候,需要针对每个学院的招生流程,结合真实校方渠道招生信息,有针对性的制订申请方案,从选校定位到申请方案,精准规划,将有用提高申请成功率。
2023年综合类排名、专业排名的合理参考标准:
合理的选校根据你所申请的学位和今后的职业目标来决定。申请本科更多的是参考综合排行榜,综排排名规则更多的是指向本科教育的,参考意义也很大。假如你真的想在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做学问,往往都针对研究生与PHD申请者,那个这所学校的专业排名就相当关键,特别是对研究生阶段更有参考价值。
而攻读博士要参考的除了专排以外,教授的影响力才是重中之重,想想要在一所学校呆上5年以至以上,那么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的某个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否极强,并且真正好是自己感兴趣的就非常关键,毕竟谁都不想在自己都觉得相当无聊的课题上浪费那么长的时间。不过哪怕是专业类排名,也只是一个大指标,比方说有些学校土木工程的专排极靠前,但它可能只强在结构、土建、环境方面,而在交通方面却连一个教授都没有。这种境况下我们还要参考后面将要提到的几个指标。
如何选校实现利益最大化:
学校的录取委员会会根据自身学校处境设定录取标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评定标准。学校的官网会公布当年的录取标准和往年的录取情况,择优录取,并且软实力背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对近年以来,北美学校间刮起一阵去标化的新风,对于以往考优秀的成绩取胜的中国学生来说可不是一个好的信号。所以,建议学生参考学校官方网站上的招生条件要求的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成绩和软性实力,以便增强竞争力。
选校办法之专业经验的关系:
挺多国内的同学在申请前都有相同的问题,觉得自己只是本科的大二大三,还没有进实验室的机会。相比而言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有一些大二的学生,他们经过自己的争取,已经帮助老师做过项目了,另外学校外也又一些类似的资源渠道,其实自己也可以找来做。关键不在于项目多大,而是你参与了,当然最好有很多总结性文章。诸如全国性的建模比赛,美国以至自己寒暑假时的调查都可以算是专业活动经历。
另外,工作经历也相当重要,对于有志于任教和做科研的学生而言,工作经验在申请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工作时间太长的话,反而要在学习计划中明确剖析自己职业改变的动机。申请PhD,最好本科毕业后就出去。对于申请硕士,MBA和法学院的学生而言的话,工作类似经验绝对重要。
选校看校园活动与气候处境:
美国有不少的大学地处偏僻如康奈尔和密歇根,没有车基本而必须在校园里活动,而有些在在大城市内的大学生活虽说方便,但房租大多也会高上不少,也可以说是各有优劣,主要还是看自己的想法,是想多出去见识一下国外风情,还是在多在象牙塔里钻研学术。基本可以不用要考虑,这里房间都有暖气的,东部冬季办公室穿衬衫也很正常,公车/地铁也有暖气,自己开车那就无需要考虑路上了,在此同时羽绒服选择也极多很暖和,唯一可能下雪的时候路上不太方便,好在扫雪也比较快。
在考虑住宿的时候一定仔细问问当地的学生或学生组织当地安全情形如何,美国各个地方安全差距极大,有个能隔一条街治安处境就绝对不一样,特别是对在城市中时,所以如果害怕安全问题,尽量还是找那些治安管理好的地方的大学,租房时也要问清所在地是否安全。
相对而言,美国高校的学校规模真正是各有不同。在两所学校在排名和专业都差不多的境况下,建议学生和家长去瞧一下学校的学生数量和师生比例。人数多的学校纵然资源也会相对多样,但体验感反而不一定好。不少学校的大一大二基础学科是几百个人一起课堂,老师上了课就走,又或是直接派在读博生来教课,学生相互间也不认识,大概等同于听了讲座就走;
而规模小的大学(比如文理学院又或是注重 liberal arts的学校)正常会保证所有学科基本都是教授授课,班级人数控制在50人以内,以至于有不少的达到15人以内的小班课,老师认识每一位小伙伴们,学生有机会得到一对一的指导,师生关系也会更加的紧密。当然人数多的大学也有自己的优势,大型的学校、国际学生多的学校,人多,有关经历多,提供的服务更好,活动也更有多样性。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