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稳当的南京美国留学中介机构,聊一下这些特容易受国内的学生忽略的讯息

原文:前两天收到一位失联好久的同事加好友申请,他是从其余朋友那里知道我家小孩顺利攀藤,想咨询下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下。回想一下孩子申美国学校本科的全阶段,还真有

原文:

  前两天收到一位失联好久的同事加好友申请,他是从其余朋友那里知道我家小孩顺利攀藤,想咨询下有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下。回想一下孩子申美国学校本科的全阶段,还真有一些心得。

  是DIY还是请顾问?找哪家咨询师咨询机构?哪样的顾问适合小孩?咨询顾问能帮什么?这一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暗藏玄机”,家长朋友有各类困惑太自然了,近似于我一开始觉得以自已的留学经历,20年外语做为工作语言的水准,孩子相当明确的择校诉求,DIY申请应当没问题,信心满满的用二十年项目管理的方法论制订好了申请计划。

  只不过当小孩梦想校频繁出了一些负面新闻,加之专业挑选方向的不停调整,突然的觉得了解一所大学高校,了解孩子的idea决不是一件相当容易的事。

  把专业之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美国大学院校特别是排名30以内的大学高校不少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大学高校,不同的校园文化,治学理念,课程设置,优势学科,想整套地了解一所院校没有几天在大学高校网站上研究跟本没有可能,因此想起了我经常和我的客户建议的“把专业之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还是需要找个出国留学机构,对美国的高校及大学申请来个整体的把握。

  因此以后2—3月内的大部分的周末几乎跑遍了北京城,走访了七八家出国留学中介,参与TA们的公开讲座,庆功会。这其中有做留学多年耳熟能详的中介,也有亲戚朋友提起的这些年的后起之秀,这一些机构创办人的相关背景各不一样的,有牛校留学生,美籍中国人也有纯美国人。价格也是从几万,十几万,数十万不等。

  面对如此多的选择,有时听一次公开讲座还不足以弄明白,还要和管咨询的咨询师约见详谈。几个月拜访下来,才有了些初步了解。

  有的中介的顾问基本是中国人,里面有一些有过留学经历;还有些机构的留学咨询师几乎都是大牛校毕业的外籍咨询师;有的机构欢迎家长朋友的主动加入,有的则更注重和学生的交流;有的是直接进入主题谈英语文书,总体活动,选校,有的则是强调申请的过程是学生梳整成长过往和思考将来的过程;有的是付费就可以接受服务,有的则是要看学生巳有的标化考试成绩,还要面试才能够决定收不收;总之大体的情况是收费低的大致同等于批解决,收取费用高的像是是精品班,一对一。

  我还观察到,一些中介申请排名前20大学院校成功的一定人数和相对人数高些。最终我锁定了三家咨询机构,TA们的特点是基本都是外籍顾问,并且绝大多数是美国牛校毕业,更在乎帮助学生在申请的过程里挖掘自已的潜力,最少在初期的接触中不是特别功利地谈一些学校录取结果的话题。

  自然每年的院校录取结果在全网络或中介年鉴里都可以査的到,可以作为比较性价比,是不是符合预期的评论标准。

  顾问不是越贵越好

  三家备选中介选定后,更加不易的一步是找一个适合的咨询师!我的体会是并不是越贵的咨询师越好,头牌咨询顾问名气大,申请的结果好,尽管诱人,但要看和自家的孩子是否能对上眼。

  例如某中介有位韩裔顾问在国内做了不少年,口碑特别的好,历来就是该机构头牌咨询师,当下有位也在这个机构请过咨询师的亲戚极力推介TA,建议请就请最好的,我自然也是这样的idea,因而咨询师给我孩子安排了一个午餐面试交流。都聊了什么小孩没详说,说对这一位咨询师没有来电的感觉,话不投机,韩裔顾问更喜欢带美国高中或国际部的学生,TA比较了解那个体系,因此双方放弃。

  此外还有两家咨询机构强调咨询师团队的概念,我还是坚持找个投缘的顾问极为重要,请TA们安排多见了几位咨询师。很幸运的是一家的咨询师依据我家小孩的特点建议了一位第二梯队的顾问。

  TA们两人一见如故。这一位美国姑娘常青藤大学毕业后来中国云南支教,热衷公益喜爱文学,和我家小孩有着不少共同的话题,在申请主文书的筹备过程中,这一些共同的兴趣和经历无疑有助于激发了小孩很多灵感和深层思考。

  我们最后选定的这家咨询师机构是属于让小孩自已做主型的,不算太希望父母加入过多,因此整个申请过程里我基本上只是司机的角色。

  映像中只开过一次家长朋友讲座,介绍了一些申请流程,学校研究,选校,写主英语文书,大学高校要求的文书,ED申请截止日期等。有效负责的咨询机构各个顾问服务的学生相当少,因此有充分的时间和各个学生交流,挖掘每个学生的特点,在择校,英语文书构思专业选题上给予有针对性的专业辅导。

  在定择校名单时,相当注重学生的选择,只提供专业的建议,让学生自已做主挑选喜欢的大学高校。

  最好能让孩子和校友接触

  还有一点映像特别的深的是申请过程里,机构很牛的校友网络也提供了特别的大帮助。

  比如说我家孩子在大学高校研究的过程里发现了两所比较喜欢的高校,但这两所排名前20的学校在大陆招收名额特别的少,在国内的校友也不多,热心的顾问联络到咨询机构以往的毕业学生,推了微信加好友,还利用假期安排了活动见面,让小孩和校友有系统接触的机会,从校友身上了解大学高校的文化,特点,评价,对小孩做ED的选择帮助特别的大。

  大学4年的教育在校友的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通过接触校友可以直观地感受和该校气场合不合,假设见过的校友你都相当喜欢,那十有八九也会喜欢这所学校。若是DIY,找到这种丰富的校友资源相当难。

  总之,申请美国学校流程看似简单,DIY也好,请咨询师也罢,每一大学高校的录取标准很难说清楚,院校录取结果即靠能力也需要运气,做好自已该做的,其它的交给命运!预祝各个申请人如愿!
  

猜你喜欢